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说历史:谁比谁更差?

| 人围观 |

我本英雄2025-09-06 17:37:25

石敬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卖国贼,已经是定论了。不过,在五代时期,各个割据一方的豪雄,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,竞相跟北面强大的契丹人结盟,交好,这在朱温后梁王朝尚未建立之时,就已经这样了。所以,石敬瑭所为,不过是走得更远一点而已。

事实上,往前推,隋朝末年,各路豪雄也是竞相讨好强大的游牧人突厥,李渊甚至一度向突厥可汗称臣。拉游牧人为自己助力,本是竞争中的军阀一贯的做派,只是,石敬瑭当年在后唐末年的处境,比起其他人来,更加弱势,所以,走得更远,不仅称臣,而且拜契丹可汗为父。但是,跟李渊比起来,也不过五十步和六十步的分别。但是,有一点是不一样,尽管李家父子也称臣了,可后来李世民强大之后,不仅反悔,而且用计谋打败了突厥,于是,虽然李世民也一度认账了跟突厥的君臣关系,但还是被后世尊为民族英雄。然而,石敬瑭却没有这个能力打败契丹,一雪前耻,加上他出卖了作为中原屏障的云燕十六州,使得后来的中原汉人,在跟契丹的对峙中,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,所以,罪过当然就大了。

其实,民族国家概念,是近代的产物,对于中国人来说,属于舶来品。但是,中国的汉人,也有属于自己的近似的产品,那就是华夏意识和华夷之辩的概念。只是,李渊父子,不过是汉化了鲜卑人,而石敬瑭则是妥妥的沙陀族人,原本在华夷视野中,就属于胡夷的一边,所以,让他们有华夏意识,多少有点苛求。

当然,石敬瑭也是汉化的沙陀人,早就学会了汉人的权谋,作为军阀,他的妥协和屈服,都是出于功利的需要,一旦他真的强大起来,说要反悔,也是现成的。这一点,契丹人是十分清楚的,否则,也就用不着收下云燕十六州了。

说到底,形势比人强。就算是赵构,在打不过女真人的情况下,不也赶着人家叫叔叔吗?事实上也称臣了。唯一的脸面,就是在金使来的时候,他作为天子,不亲自跪见而已。到了这个份上,所谓的华夷之辩,也就是一块遮羞布,留在嘴硬的士大夫嘴上的遮羞布。


随便看看